2012年11月28日 星期三

詹姓溯源


詹姓溯源

詹姓,《百家姓》收,分佈較廣。
春秋時有詹嘉,戰國時有詹何,唐代有詹必勝,明代有詹希原,近代有詹天佑。
詹姓的來源較為複雜,大抵是一個與黃帝或周朝王室有關的姓氏。
《百家姓辭典》(穆柳森編著)說:系承姬氏、詹尹,源起渤海。

 

相傳在黃帝去世後,古帝虞舜從黃帝的子孫中選出一些人作為賽護靈柩的人,這些人因得以瞻仰黃帝的遺容而受到尊崇。後來,這些人中的一些人為了紀念這件非同尋常的事,便以詹為姓。的意思與相同,字的本身含有受尊敬之義。

 

與周朝王室有關的詹姓,則是周宣王的後代。
相傳周宣王為支庶子孫賜姓詹,並封為侯,史稱詹侯。
詹侯的後代子孫以封邑為姓。周有詹父、詹恆伯。
所以有的書籍說詹姓中國人的始祖是距今大約2800年以前的周宣王,由於周宣王的兒子中,有一位被封為詹侯,因而得姓
《姓苑》及《詹大卿體仁家譜》上所記載的:詹姓始於周宣王支子,賜姓為詹,封為詹侯,其後有詹父為周大夫,詹嘉處瑕以守桃林塞也為證明。

 

除上述兩支以外,還有一支詹姓相傳與古代的官職有關。
周朝時,有一種專門管理蔔筮的官職,被稱為詹尹。詹尹的後代中後來也有人姓詹。

 

再就是由地名得姓。
如春秋戰國時期的不少國家中都有人以詹為姓,其中在晉國的有詹嘉,在鄭國的有詹伯,他們的姓氏都是由地名而來,屬於互不統屬的獨立系統。
另外,春秋時代的楚國也曾出現過一支詹氏(《姓纂》)

 

詹姓的來源儘管較為複雜,但這種複雜在某種程度上反而有利於不同支派的發展,共同促使詹姓成為中華民族的著名姓氏。

 

史料記載詹姓溯源有三個方面:

 

一、以封地為姓氏,源出於黃帝之後。
據《路史》(南宋羅泌撰,主要論述我國傳說時期的史事)載:虞封黃帝的後代,得詹者為詹氏。墟在今江西樂安。

 

二、以封號為姓氏,源出於姬姓。
西周末年,周幽王是個好色的昏君,荒淫無道,大臣屢諫不聽。
當時幽王的庶兄詹侯,在朝中任少師之職,見此長嘆一聲說:如此看重女色,實是惹禍的根苗,此時不走必受牽連。於是以病為由辭去朝中的職務,回到自己的封地詹邑。
後來幽王為了討好褒姒,廢王后,逐太子,又烽火戲諸侯,終於導致亡國,自己被西戎兵殺死,朝中大臣也成為他荒淫的殉葬者。
只有詹侯,因早已離去,得保平安。他的子孫以他的封號詹為姓,奉詹侯為始祖。

 

三、以邑名為姓氏。
《昭九年傳》記載:使詹桓的伯辭於晉,晉有詹嘉,虢有詹父,鄭有詹伯,蓋以邑為氏者。
見宋鄧名世《古今姓氏書辨證·二四鹽》

 

晉朝的永嘉年間,劉淵稱帝,石勒陷洛陽,晉懷帝被虜,造成了永嘉之亂的空前浩劫。
五胡亂華的長期兵荒馬亂於焉開始,而中原地區漢裔子孫的往南播遷,也自此開始。
這就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第一次民族大遷徙。
據學者考證,當時中原的姓氏逐漸出現在長江以南的各地,連最南方的福建省,也遷入了林、黃、陳、鄭、詹、邱、何、胡八姓。
這八個姓氏在南方奠基既早,後來也就自然發展成為閩、粵一帶的龐大家族,子孫遍及各地,長時以來久享盛名。詹氏是永嘉入閩的八姓之一,所以一直是我國南方的名門著姓。
南方各地的詹氏在過去的一千多年間的表現的確足當出類拔萃。
清朝末年的廣東省香山人詹天佑是我國鐵路築路第一人。

 

望出:河間、渤海。

宗祠堂號:河間堂。出自周朝的詹氏家族,長期以來,一直在河北省的獻縣一帶繁衍為望族。這個地方當時屬河間郡置,所以,詹氏人家為了不忘祖先的出處,仍襲用河間堂名。


楹聯:君臣龜鑑,樹廊廟之鴻謨(詹庠)

日註鑾坡,演皇明之寶訓(詹師)

詹姓在當今的中國姓氏排名中居於154位。


歷史上以詹字為頭的複姓

詹伯歷史上的複姓。春秋時鄭國詹伯的後代。

詹葛即瞻葛氏。

瞻罕見姓,南北皆有。
《莊子》記載有瞻子,元代有瞻思(大食國人)。
其源一是為瞻葛氏所改;二是元代大食國人瞻思的後代。

瞻葛亦作詹葛,歷史上的複姓。
春秋時宋有大夫瞻葛祁。
來源一是相傳為有熊氏之後;二是虞舜封黃帝之後於詹,後由詹移至葛,因而有葛氏、詹葛氏。

 

歷史上以詹命名的官署名

詹尹古占筮之官。屈原《楚辭·卜居》:心煩慮亂,不知所從,往視太卜詹尹。

詹事官名。詹,古碑誌亦作
《漢書·百官公卿表》顏師古注引應邵曰:詹,給也。詹事即給事、執事。
戰國秦始置。秦為管理太后、王后、太子諸宮庶務的官員。
秦、西漢,皇太后、皇后、太子宮 皆置,秩二千石(一說真二千石),亦有秩中二千石者。
皇太后宮所置冠以宮名,稱長信詹事,位在九卿之上,掌宮內大小庶務,景帝時改名少府。
哀帝時曾置左、右詹事,旋罷。皇后宮所置亦稱中少府,掌宮內供禦侍奉事務。
太子宮 所置職掌略同,兼掌警衛、刑獄、食邑車馬等事,領諸供奉之官如太子率更令、家令、僕、中盾、衛率長、廚長、廄長等。東漢省,其屬官改隸太子少傅。
魏晉以來,惟置於太子宮 ,故亦稱太子詹事。位三品,掌東宮內外庶務,明帝后省。
西晉鹹寧二年(276)復置,領東宮庶務,後或省或置。
太安以後常置。自後太子諸師傅雖以輔導為名,詹事實負輔翊教導太子之責,兼掌東宮一切事務、官屬。兩晉南北朝東宮地位極重,官屬齊備,擬於朝廷,時號宮朝。
詹事任總宮朝,當時稱其職比朝廷之尚書令、領軍將軍,位權甚重,或亦參預朝政。
其官署稱府,屬官有太子家令、率更令、僕、門大夫、左右衛率(或增置前、後衛率)、中庶子、中舍人、食官令、庶子、舍人、洗馬、屯騎步兵、翊軍校尉、冗從僕射、旅賁中郎將、左右積弩將軍、殿中將軍等。晉、宋三品,梁十四班,陳三品、中二千石。
北魏初分置左、右,太和十七年(493)定為二品,後並為一員,二十三年改三品。
北齊三品,領東宮三寺及左右衛坊、門下坊、典書坊。
北周改置太子宮 正宮尹。
隋初復置,旋省。
唐代復置,建詹事府,為詹事府長官。正三品,設太子詹事1人,少詹事1人,掌東宮三寺十率府之政。位高職閒,多用以安置退罷大臣。
龍朔二年(662)改名端尹,咸亨元年(670)復舊。
天授中改名宮尹,神龍元年(705)再複。
宋代初年為閒散之職,止食其俸祿,天禧四年(1020)以後建儲輒置,領本職,多以他官兼任,從三品。時東宮官多闕,或雖設而無職司,詹事職事閒簡。
遼、金、元為詹事院長官。遼制不詳。金從三品,掌東宮內外庶務,隸宮師府,三寺、諸率府亦直屬宮師府。
元置省無常,或置左右詹事、副詹事,或單置詹事,或改名儲慶使、儲政院使,秩正二品至從一品,掌輔翼皇太子,管理東宮官屬,職任較重。
明初置左、右副詹事為東宮官,皆以勳舊大臣兼領,洪武二十二年(1389)置詹事院,二十五年改院為府,置詹事一員為長官,正三品,掌輔導太子,統詹事府、左右春坊、司經局之政,多由尚書、侍郎等官兼任,並帶翰林院學士銜。
清亦為詹事府長官,順治九年(1652)置,十五年裁。康熙十四年(1675)復置,滿、漢各一員,正三品,漢員兼翰林院侍讀學士銜。
初猶有輔導太子之職,康熙以後不立太子,遂定其職為文學侍從,經筵充日講官,典試提學,編纂圖書,與翰林官略同。凡秋審朝審及下十卿翰詹科道合議之事,皆入班參與集議。
嘉慶二年(1797)裁,五年復置,光緒二十四年(1898)裁,旋複,二十八年廢。
參閱《漢書·百官公卿表上》、《文獻通考六十·職官十四》。

 

詹事丞官名。初為詹事副貳官,協掌宮內庶務,戰國秦太后、王后、太子諸宮皆設。
秦、西漢沿置,秩從六百石。
太后宮所置景帝后改名少府丞,皇后宮所置成帝時省,
太子宮 所置東漢省。
魏、晉以來,惟置於太子東宮,管理詹事府內事務,掌文書,亦稱太子詹事丞
魏、晉、南朝宋七品,梁四班,陳八品。北魏太和十七年(493)定為從五品中,二十三年改七品,北齊從七品。
北周不置。
隋初復置,旋省。
唐代設少詹事為詹事副貳,丞降為處理詹事府日常公務的事務官,亦稱詹事府丞,員二人,正六品上。凡敕令及尚書省、左右春坊符牒下東宮百司,及東宮百司上呈文表,皆由其轉發。龍朔二年(662)改名端尹丞,咸亨元年(670)復舊。
天授改名宮尹丞,神龍元年(705)復舊。
宋代僅存空名,未嘗除授。遼、元為詹事院事務官。
明初沿置,由勳舊大臣兼領,洪武二十五年(1392)改院為府,遂稱府丞,員二人,正六品,協助詹事、少詹事管理府事,多與坊、局及翰林院職互兼,常參與試士、修書等事。

 

詹事府官署名。管理東宮事務,以詹事為長官。
南北朝設。
北周不置。
隋初復置,旋罷,由三寺、二坊、十率府分管東宮事務。
唐代復置,龍朔二年(662)改名端尹府,咸亨元年(670)復舊。
天授中改名宮尹府,神龍元年(705)復舊。
五代因之。
宋代東宮官常闕,或以他官兼任,或惟食俸祿而無職司,其府形同虛設。
遼、金、元改稱詹事院等名,變革不常。
明洪武二十五年(1392)復改詹事院置。
清順治元年(1944)設,尋裁。九年復置,十五年再裁,康熙十四年(1675)再設,初仍掌輔導太子之職,康熙以後,不立太子,遂成為翰林院輔佐機構,備翰林官遷轉之地。
嘉慶二年(1797)以府事改隸翰林院,五年復舊;光緒二十四年(1898)省入翰林院,尋復舊,二十八年仍省入翰林院,遂廢。參見詹事


詹事府丞見詹事丞

詹事司直官名。唐代太子詹事府屬官,置二員,正七品上,掌糾劾官僚及率府之兵;太子監國,一人與司儀郎、舍人分日受理啟狀。


詹事院官署名。遼代始置,金沿置。元文宗時曾更名儲政院,至正十三年(1353)復舊名。明初不置,洪武二十二年(1389)以左右春坊、司經局等無所統屬,始置。二十五年改詹事府。

 

詹姓家譜題要

《歸仁詹氏宗普》[玉山]清光緒三十年(1904)木活字本。
始祖德祐,唐元和間自嚴陵徙信州玉山縣。
其子殊始定居歸仁鄉詹村。子孫或遷新安,或石田,或剡溪。
此乃合歸仁譜及新安、石田、剡溪三譜總匯而定。

《後園詹氏宗譜》[西安]清本仁堂木活字本。記事至清嘉慶間。
始祖堯臣,五代時仕吳越國為節度副使,以世亂隱衢州西安縣彤柏莊,子孫遂家焉。
十二世孫淵,再遷後園,為後園始遷祖。是譜即為此二族譜。
存卷依次載世系、簪纓考、牌坊考、鄉裡考、綸音考。

《休寧流塘詹氏家譜》一卷,清鈔本,記事至清光緒間。
始遷祖百一,北宋末自婺源慶源遷休寧流塘。
卷載序、凡例、得姓之原、戶籍所在、宋朝登第名錄、世系、世傳等。

《詹氏六修族譜》[長沙]民國12年(1923)木活字本,1冊。
39為世紀、宗祠圖紀、祭祀儀注、分遷志。卷末為祭會等。

《楚南詹氏續修族譜》[常德]清詹能紱、詹榮植纂修。清道光十九年(1839)敦本堂木活字本。始遷祖再九,明初自浮梁新安鄉遷常德。
卷首序、辨議、姓氏源流、家政、賢宦錄、功績錄,卷一、十寫世系派紀,卷末為服製圖、墳墓圖、祭祀儀注。

《慶源詹氏宗譜》[婺源]清詹大衡等修纂,清乾隆五十年(1785)惇敘堂木活字本。
始遷祖盛,唐廣德年間自婺源廬源遷慶源。卷首序、分遷表、凡例,卷一至二十四世系。

《慶源詹氏宗譜》[婺源]民國38年(1949)詹福堂鈔本,卷載譜序、敘系、譜說、外紀世系、內紀世系、傳記等。

《石馬裡詹氏宗譜》[鄞縣]胡德坊纂修,民國36年(1947)樹德堂木活字本,目錄題鄞縣塘碶鄉詹家店詹氏樹德堂宗譜。
始遷祖筠,南宋時自徽郡仁裡鄉遷鄞縣東桃源鄉石馬裡,今名詹家店。
五世而下舊分十二房,是譜所錄五、九、十二而已。
卷首序、纂修紀,卷一誥敕、碑記、宗約、行第,卷二至四源流考、世系、世表,卷五事實考、仕履表,卷六藝文、祠墓、禮典錄,卷末保存家譜應注意事宜。

《源潭詹氏宗譜》[蘭谿]清詹萬清等纂修。清同治九年(1870)瑞慶堂木活字本。
始祖岳,元時自徽州新安婺源縣廬源遷浙之蘭溪源潭。
卷一譜序、傳、像贊、本源錄,卷三行傳。

《詹氏宗譜》[灊山]清光緒三十三年(1907)培源堂木活字本。
始遷祖足五,明初自江西饒州遷安徽灊山。
卷二瓜瓞總圖,卷三至二十八世系,卷三十傳,卷三十一墳山記、祀廠契、禁約、合同、祀田記、義約。

《詹氏宗譜》[灊山]清同治十年(1871)培源堂木活字本。

 

 

詹字在古代文獻中的使用

zhan(jan)
多言。 《莊子·齊物論》:大言炎炎,小言詹詹。
至。 《詩經·小雅·採綠》:五日為期,六日不詹。
。仰望。 《詩經·魯頌·閟宮》:泰山岩岩,魯邦所詹。
《史記·周本紀》:顧詹有河,粵詹雒、伊。引申為省視。
《漢書·百官公卿表上》詹事顏師古注:詹,省也,給也。
同佔。 《文選·古詩十九首》之一:三五明月滿,四五詹兔缺。
李善注:詹與占同,古字通。詹尹。

shan)贍足。
《呂氏春秋·適音》:不充則不詹,不詹則窕。高誘注:詹,足也。
詹讀如澹然無為之澹。《辭源》說讀d„n

chan)通。蟾蜍。
《淮南子·說林訓》:月照天下,蝕於詹諸。高誘注:詹諸,月中蝦蟆。

「詹,zhon,音沾,古羽音,職廉切,平聲盆韻。據姓苑載增載,詹姓出自姬姓,為周文王之胤。周宣王時,封支庶子于詹,建立詹國、為侯爵,周朝詹侯,其後人世代為周朝大夫,以封國為詹姓,望出河間。」(公元1990年史國強著中國姓氏起源。)

 

「詹,ㄓㄢ,jan,虞舜(見子州姓注)封黃帝(見力姓注)之裔得詹者為詹氏;見路史。周宣王(見士姓注)支子賜姓詹,封詹侯,因以為氏;見姓苑。又春秋時晉有詹嘉,鄭有詹伯,蓋以地為氏﹕(按﹕河南省武涉縣有詹店)見姓氏考略。宋時有詹儀之者,遂安人,紹興進士,累官至吏部侍郎。望出渤海;戰國時有詹何,善術數;宋時有詹阜民,遂安人,累官至宗正寺丞、兼駕部郎中,知徽州府。千家姓﹕河間族。」又詹伯﹕周大夫詹伯之後;見姓譜。又詹葛﹕有熊氏(即黃帝,見力姓注)之後,齊人語訛以詹葛為諸葛,一云﹕虞封黃帝之後於詹,自詹移葛,為葛氏,詹葛氏。

 

「詹,音ㄓㄢ,路史﹕虞封黃帝之後,得詹者為詹氏。姓氏考略﹕春秋時,晉有詹嘉,鄭有詹伯,蓋以邑為氏。姓纂﹕楚詹尹之後有詹何,善釣昭公九年有詹桓伯,辭於晉。詹大卿體仁家譜﹕詹姓始自周宣王支子,賜姓曰詹,封為詹侯,其後有詹父為周大夫,詹嘉處瑕以掱桃林之寨。望出渤海,河間。」
詹字地名

詹店在河南省武涉縣東南,京漢鐵路經過。

詹墟即江西省樂安縣治。

詹姓溯源


詹姓溯源

詹姓,《百家姓》收,分佈較廣。
春秋時有詹嘉,戰國時有詹何,唐代有詹必勝,明代有詹希原,近代有詹天佑。
詹姓的來源較為複雜,大抵是一個與黃帝或周朝王室有關的姓氏。
《百家姓辭典》(穆柳森編著)說:系承姬氏、詹尹,源起渤海。

 

相傳在黃帝去世後,古帝虞舜從黃帝的子孫中選出一些人作為賽護靈柩的人,這些人因得以瞻仰黃帝的遺容而受到尊崇。後來,這些人中的一些人為了紀念這件非同尋常的事,便以詹為姓。的意思與相同,字的本身含有受尊敬之義。

 

與周朝王室有關的詹姓,則是周宣王的後代。
相傳周宣王為支庶子孫賜姓詹,並封為侯,史稱詹侯。
詹侯的後代子孫以封邑為姓。周有詹父、詹恆伯。
所以有的書籍說詹姓中國人的始祖是距今大約2800年以前的周宣王,由於周宣王的兒子中,有一位被封為詹侯,因而得姓
《姓苑》及《詹大卿體仁家譜》上所記載的:詹姓始於周宣王支子,賜姓為詹,封為詹侯,其後有詹父為周大夫,詹嘉處瑕以守桃林塞也為證明。

 

除上述兩支以外,還有一支詹姓相傳與古代的官職有關。
周朝時,有一種專門管理蔔筮的官職,被稱為詹尹。詹尹的後代中後來也有人姓詹。

 

再就是由地名得姓。
如春秋戰國時期的不少國家中都有人以詹為姓,其中在晉國的有詹嘉,在鄭國的有詹伯,他們的姓氏都是由地名而來,屬於互不統屬的獨立系統。
另外,春秋時代的楚國也曾出現過一支詹氏(《姓纂》)

 

詹姓的來源儘管較為複雜,但這種複雜在某種程度上反而有利於不同支派的發展,共同促使詹姓成為中華民族的著名姓氏。

 

史料記載詹姓溯源有三個方面:

 

一、以封地為姓氏,源出於黃帝之後。
據《路史》(南宋羅泌撰,主要論述我國傳說時期的史事)載:虞封黃帝的後代,得詹者為詹氏。墟在今江西樂安。

 

二、以封號為姓氏,源出於姬姓。
西周末年,周幽王是個好色的昏君,荒淫無道,大臣屢諫不聽。
當時幽王的庶兄詹侯,在朝中任少師之職,見此長嘆一聲說:如此看重女色,實是惹禍的根苗,此時不走必受牽連。於是以病為由辭去朝中的職務,回到自己的封地詹邑。
後來幽王為了討好褒姒,廢王后,逐太子,又烽火戲諸侯,終於導致亡國,自己被西戎兵殺死,朝中大臣也成為他荒淫的殉葬者。
只有詹侯,因早已離去,得保平安。他的子孫以他的封號詹為姓,奉詹侯為始祖。

 

三、以邑名為姓氏。
《昭九年傳》記載:使詹桓的伯辭於晉,晉有詹嘉,虢有詹父,鄭有詹伯,蓋以邑為氏者。
見宋鄧名世《古今姓氏書辨證·二四鹽》

 

晉朝的永嘉年間,劉淵稱帝,石勒陷洛陽,晉懷帝被虜,造成了永嘉之亂的空前浩劫。
五胡亂華的長期兵荒馬亂於焉開始,而中原地區漢裔子孫的往南播遷,也自此開始。
這就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第一次民族大遷徙。
據學者考證,當時中原的姓氏逐漸出現在長江以南的各地,連最南方的福建省,也遷入了林、黃、陳、鄭、詹、邱、何、胡八姓。
這八個姓氏在南方奠基既早,後來也就自然發展成為閩、粵一帶的龐大家族,子孫遍及各地,長時以來久享盛名。詹氏是永嘉入閩的八姓之一,所以一直是我國南方的名門著姓。
南方各地的詹氏在過去的一千多年間的表現的確足當出類拔萃。
清朝末年的廣東省香山人詹天佑是我國鐵路築路第一人。

 

望出:河間、渤海。

宗祠堂號:河間堂。出自周朝的詹氏家族,長期以來,一直在河北省的獻縣一帶繁衍為望族。這個地方當時屬河間郡置,所以,詹氏人家為了不忘祖先的出處,仍襲用河間堂名。


楹聯:君臣龜鑑,樹廊廟之鴻謨(詹庠)

日註鑾坡,演皇明之寶訓(詹師)

詹姓在當今的中國姓氏排名中居於154位。


歷史上以詹字為頭的複姓

詹伯歷史上的複姓。春秋時鄭國詹伯的後代。

詹葛即瞻葛氏。

瞻罕見姓,南北皆有。
《莊子》記載有瞻子,元代有瞻思(大食國人)。
其源一是為瞻葛氏所改;二是元代大食國人瞻思的後代。

瞻葛亦作詹葛,歷史上的複姓。
春秋時宋有大夫瞻葛祁。
來源一是相傳為有熊氏之後;二是虞舜封黃帝之後於詹,後由詹移至葛,因而有葛氏、詹葛氏。

 

歷史上以詹命名的官署名

詹尹古占筮之官。屈原《楚辭·卜居》:心煩慮亂,不知所從,往視太卜詹尹。

詹事官名。詹,古碑誌亦作
《漢書·百官公卿表》顏師古注引應邵曰:詹,給也。詹事即給事、執事。
戰國秦始置。秦為管理太后、王后、太子諸宮庶務的官員。
秦、西漢,皇太后、皇后、太子宮 皆置,秩二千石(一說真二千石),亦有秩中二千石者。
皇太后宮所置冠以宮名,稱長信詹事,位在九卿之上,掌宮內大小庶務,景帝時改名少府。
哀帝時曾置左、右詹事,旋罷。皇后宮所置亦稱中少府,掌宮內供禦侍奉事務。
太子宮 所置職掌略同,兼掌警衛、刑獄、食邑車馬等事,領諸供奉之官如太子率更令、家令、僕、中盾、衛率長、廚長、廄長等。東漢省,其屬官改隸太子少傅。
魏晉以來,惟置於太子宮 ,故亦稱太子詹事。位三品,掌東宮內外庶務,明帝后省。
西晉鹹寧二年(276)復置,領東宮庶務,後或省或置。
太安以後常置。自後太子諸師傅雖以輔導為名,詹事實負輔翊教導太子之責,兼掌東宮一切事務、官屬。兩晉南北朝東宮地位極重,官屬齊備,擬於朝廷,時號宮朝。
詹事任總宮朝,當時稱其職比朝廷之尚書令、領軍將軍,位權甚重,或亦參預朝政。
其官署稱府,屬官有太子家令、率更令、僕、門大夫、左右衛率(或增置前、後衛率)、中庶子、中舍人、食官令、庶子、舍人、洗馬、屯騎步兵、翊軍校尉、冗從僕射、旅賁中郎將、左右積弩將軍、殿中將軍等。晉、宋三品,梁十四班,陳三品、中二千石。
北魏初分置左、右,太和十七年(493)定為二品,後並為一員,二十三年改三品。
北齊三品,領東宮三寺及左右衛坊、門下坊、典書坊。
北周改置太子宮 正宮尹。
隋初復置,旋省。
唐代復置,建詹事府,為詹事府長官。正三品,設太子詹事1人,少詹事1人,掌東宮三寺十率府之政。位高職閒,多用以安置退罷大臣。
龍朔二年(662)改名端尹,咸亨元年(670)復舊。
天授中改名宮尹,神龍元年(705)再複。
宋代初年為閒散之職,止食其俸祿,天禧四年(1020)以後建儲輒置,領本職,多以他官兼任,從三品。時東宮官多闕,或雖設而無職司,詹事職事閒簡。
遼、金、元為詹事院長官。遼制不詳。金從三品,掌東宮內外庶務,隸宮師府,三寺、諸率府亦直屬宮師府。
元置省無常,或置左右詹事、副詹事,或單置詹事,或改名儲慶使、儲政院使,秩正二品至從一品,掌輔翼皇太子,管理東宮官屬,職任較重。
明初置左、右副詹事為東宮官,皆以勳舊大臣兼領,洪武二十二年(1389)置詹事院,二十五年改院為府,置詹事一員為長官,正三品,掌輔導太子,統詹事府、左右春坊、司經局之政,多由尚書、侍郎等官兼任,並帶翰林院學士銜。
清亦為詹事府長官,順治九年(1652)置,十五年裁。康熙十四年(1675)復置,滿、漢各一員,正三品,漢員兼翰林院侍讀學士銜。
初猶有輔導太子之職,康熙以後不立太子,遂定其職為文學侍從,經筵充日講官,典試提學,編纂圖書,與翰林官略同。凡秋審朝審及下十卿翰詹科道合議之事,皆入班參與集議。
嘉慶二年(1797)裁,五年復置,光緒二十四年(1898)裁,旋複,二十八年廢。
參閱《漢書·百官公卿表上》、《文獻通考六十·職官十四》。

 

詹事丞官名。初為詹事副貳官,協掌宮內庶務,戰國秦太后、王后、太子諸宮皆設。
秦、西漢沿置,秩從六百石。
太后宮所置景帝后改名少府丞,皇后宮所置成帝時省,
太子宮 所置東漢省。
魏、晉以來,惟置於太子東宮,管理詹事府內事務,掌文書,亦稱太子詹事丞
魏、晉、南朝宋七品,梁四班,陳八品。北魏太和十七年(493)定為從五品中,二十三年改七品,北齊從七品。
北周不置。
隋初復置,旋省。
唐代設少詹事為詹事副貳,丞降為處理詹事府日常公務的事務官,亦稱詹事府丞,員二人,正六品上。凡敕令及尚書省、左右春坊符牒下東宮百司,及東宮百司上呈文表,皆由其轉發。龍朔二年(662)改名端尹丞,咸亨元年(670)復舊。
天授改名宮尹丞,神龍元年(705)復舊。
宋代僅存空名,未嘗除授。遼、元為詹事院事務官。
明初沿置,由勳舊大臣兼領,洪武二十五年(1392)改院為府,遂稱府丞,員二人,正六品,協助詹事、少詹事管理府事,多與坊、局及翰林院職互兼,常參與試士、修書等事。

 

詹事府官署名。管理東宮事務,以詹事為長官。
南北朝設。
北周不置。
隋初復置,旋罷,由三寺、二坊、十率府分管東宮事務。
唐代復置,龍朔二年(662)改名端尹府,咸亨元年(670)復舊。
天授中改名宮尹府,神龍元年(705)復舊。
五代因之。
宋代東宮官常闕,或以他官兼任,或惟食俸祿而無職司,其府形同虛設。
遼、金、元改稱詹事院等名,變革不常。
明洪武二十五年(1392)復改詹事院置。
清順治元年(1944)設,尋裁。九年復置,十五年再裁,康熙十四年(1675)再設,初仍掌輔導太子之職,康熙以後,不立太子,遂成為翰林院輔佐機構,備翰林官遷轉之地。
嘉慶二年(1797)以府事改隸翰林院,五年復舊;光緒二十四年(1898)省入翰林院,尋復舊,二十八年仍省入翰林院,遂廢。參見詹事


詹事府丞見詹事丞

詹事司直官名。唐代太子詹事府屬官,置二員,正七品上,掌糾劾官僚及率府之兵;太子監國,一人與司儀郎、舍人分日受理啟狀。


詹事院官署名。遼代始置,金沿置。元文宗時曾更名儲政院,至正十三年(1353)復舊名。明初不置,洪武二十二年(1389)以左右春坊、司經局等無所統屬,始置。二十五年改詹事府。

 

詹姓家譜題要

《歸仁詹氏宗普》[玉山]清光緒三十年(1904)木活字本。
始祖德祐,唐元和間自嚴陵徙信州玉山縣。
其子殊始定居歸仁鄉詹村。子孫或遷新安,或石田,或剡溪。
此乃合歸仁譜及新安、石田、剡溪三譜總匯而定。

《後園詹氏宗譜》[西安]清本仁堂木活字本。記事至清嘉慶間。
始祖堯臣,五代時仕吳越國為節度副使,以世亂隱衢州西安縣彤柏莊,子孫遂家焉。
十二世孫淵,再遷後園,為後園始遷祖。是譜即為此二族譜。
存卷依次載世系、簪纓考、牌坊考、鄉裡考、綸音考。

《休寧流塘詹氏家譜》一卷,清鈔本,記事至清光緒間。
始遷祖百一,北宋末自婺源慶源遷休寧流塘。
卷載序、凡例、得姓之原、戶籍所在、宋朝登第名錄、世系、世傳等。

《詹氏六修族譜》[長沙]民國12年(1923)木活字本,1冊。
39為世紀、宗祠圖紀、祭祀儀注、分遷志。卷末為祭會等。

《楚南詹氏續修族譜》[常德]清詹能紱、詹榮植纂修。清道光十九年(1839)敦本堂木活字本。始遷祖再九,明初自浮梁新安鄉遷常德。
卷首序、辨議、姓氏源流、家政、賢宦錄、功績錄,卷一、十寫世系派紀,卷末為服製圖、墳墓圖、祭祀儀注。

《慶源詹氏宗譜》[婺源]清詹大衡等修纂,清乾隆五十年(1785)惇敘堂木活字本。
始遷祖盛,唐廣德年間自婺源廬源遷慶源。卷首序、分遷表、凡例,卷一至二十四世系。

《慶源詹氏宗譜》[婺源]民國38年(1949)詹福堂鈔本,卷載譜序、敘系、譜說、外紀世系、內紀世系、傳記等。

《石馬裡詹氏宗譜》[鄞縣]胡德坊纂修,民國36年(1947)樹德堂木活字本,目錄題鄞縣塘碶鄉詹家店詹氏樹德堂宗譜。
始遷祖筠,南宋時自徽郡仁裡鄉遷鄞縣東桃源鄉石馬裡,今名詹家店。
五世而下舊分十二房,是譜所錄五、九、十二而已。
卷首序、纂修紀,卷一誥敕、碑記、宗約、行第,卷二至四源流考、世系、世表,卷五事實考、仕履表,卷六藝文、祠墓、禮典錄,卷末保存家譜應注意事宜。

《源潭詹氏宗譜》[蘭谿]清詹萬清等纂修。清同治九年(1870)瑞慶堂木活字本。
始祖岳,元時自徽州新安婺源縣廬源遷浙之蘭溪源潭。
卷一譜序、傳、像贊、本源錄,卷三行傳。

《詹氏宗譜》[灊山]清光緒三十三年(1907)培源堂木活字本。
始遷祖足五,明初自江西饒州遷安徽灊山。
卷二瓜瓞總圖,卷三至二十八世系,卷三十傳,卷三十一墳山記、祀廠契、禁約、合同、祀田記、義約。

《詹氏宗譜》[灊山]清同治十年(1871)培源堂木活字本。

 

 

詹字在古代文獻中的使用

zhan(jan)
多言。 《莊子·齊物論》:大言炎炎,小言詹詹。
至。 《詩經·小雅·採綠》:五日為期,六日不詹。
。仰望。 《詩經·魯頌·閟宮》:泰山岩岩,魯邦所詹。
《史記·周本紀》:顧詹有河,粵詹雒、伊。引申為省視。
《漢書·百官公卿表上》詹事顏師古注:詹,省也,給也。
同佔。 《文選·古詩十九首》之一:三五明月滿,四五詹兔缺。
李善注:詹與占同,古字通。詹尹。

shan)贍足。
《呂氏春秋·適音》:不充則不詹,不詹則窕。高誘注:詹,足也。
詹讀如澹然無為之澹。《辭源》說讀d„n

chan)通。蟾蜍。
《淮南子·說林訓》:月照天下,蝕於詹諸。高誘注:詹諸,月中蝦蟆。

「詹,zhon,音沾,古羽音,職廉切,平聲盆韻。據姓苑載增載,詹姓出自姬姓,為周文王之胤。周宣王時,封支庶子于詹,建立詹國、為侯爵,周朝詹侯,其後人世代為周朝大夫,以封國為詹姓,望出河間。」(公元1990年史國強著中國姓氏起源。)

 

「詹,ㄓㄢ,jan,虞舜(見子州姓注)封黃帝(見力姓注)之裔得詹者為詹氏;見路史。周宣王(見士姓注)支子賜姓詹,封詹侯,因以為氏;見姓苑。又春秋時晉有詹嘉,鄭有詹伯,蓋以地為氏﹕(按﹕河南省武涉縣有詹店)見姓氏考略。宋時有詹儀之者,遂安人,紹興進士,累官至吏部侍郎。望出渤海;戰國時有詹何,善術數;宋時有詹阜民,遂安人,累官至宗正寺丞、兼駕部郎中,知徽州府。千家姓﹕河間族。」又詹伯﹕周大夫詹伯之後;見姓譜。又詹葛﹕有熊氏(即黃帝,見力姓注)之後,齊人語訛以詹葛為諸葛,一云﹕虞封黃帝之後於詹,自詹移葛,為葛氏,詹葛氏。

 

「詹,音ㄓㄢ,路史﹕虞封黃帝之後,得詹者為詹氏。姓氏考略﹕春秋時,晉有詹嘉,鄭有詹伯,蓋以邑為氏。姓纂﹕楚詹尹之後有詹何,善釣昭公九年有詹桓伯,辭於晉。詹大卿體仁家譜﹕詹姓始自周宣王支子,賜姓曰詹,封為詹侯,其後有詹父為周大夫,詹嘉處瑕以掱桃林之寨。望出渤海,河間。」
詹字地名

詹店在河南省武涉縣東南,京漢鐵路經過。

詹墟即江西省樂安縣治。

江西婺源詹氏宗親團蒞台參訪10/29


江西婺源詹氏宗親團蒞台參訪10/29

Chan han台北報導

為了加強兩岸詹氏經濟文化交流和宗親感情聯誼,在婺源前會長詹黨的策劃下,婺源縣詹氏協會會長詹培興和副會長詹欣明、詹明松的積極配合宣導下,婺源詹氏宗親積極回應參與,欣然組團赴臺灣與臺灣詹氏宗親進行交流,並瞻仰臺灣詹氏大宗祠。參團人員有詹沛興 詹彪 詹定如 詹永松 詹庭芳 詹啟達 詹金梅 詹香珠 詹春梅 李新明 王道松等25人。

1029日上午,由桃園縣旅館直達到臺北市參觀了故宮博物館~參觀歷史文物展覽;午餐後下午2時驅車前往陽明山詹氏大宗祠。於下午3點抵達至北投大宗祠門口時,詹氏大宗祠董事長詹巨豪、台北市理事長詹雙發、在大門口前迎接,並一一握手致意,大宗祠以鐘鼓齊鳴方式來迎接遠方的貴客,表示盛大歡迎之意,當大家下車後進入園區後被這一景一物所吸引,紛紛拿起相機取景留念,並在階梯前來個大合照。 

  首先來到宗祠大殿正中央每個人自動列隊雙手合十,先向地藏王菩薩敬禮、再向祖先牌位敬拜,隨即工作人員遞上三支馨香,由台北市理事詹蕪違擔任司儀,典禮依照程序進行,由詹培興會長擔任主祭官,並帶領大家上香,接下來行三跪九叩大禮,大家一起跟著敬拜,婺源詹氏大宗祠委員~詹沛興宗長代表團隊恭讀祭文,如下:

時維  西元20121029日,歲次壬辰年九月初一日季秋,江西婺源赴台詹氏子孫,感謝兩岸關係改善,欣逢機遇于臺灣詹氏大宗祠祭祀列祖列宗,謹以楮錢香燭不腆之儀,致祭于臺灣詹氏列祖列宗堂前而言曰:
嗚呼
維我皇祖,源遠流長,赫赫軒轅,錫命于周。
宣王子文,肇封詹侯,禮公指爵,詹氏悠久。
世居河間,遷於南陽,三公渡江,嗣播九州。
豪公居閩,枝繁葉茂,黃隱處婺,萬系千秋。
同文護明,父子天官,良臣大方,千古名留。
更有天佑,首建鐵路,歷代先賢,數不勝數。
學傳遷閩,繁衍壯大,敦仁開縣,父子封侯。
自明中頁,康乾之初,沿海詹氏,謀生東渡。
臺灣詹裔,念念不忘,根在唐山,牢記先祖。
忠孝真善,剛毅勇敢,聰明好學,艱苦奮鬥。
聚族而居,勤勞自強,敦鄰睦裡,終成望族。
昭浩列祖,懿行立德。實鑒臨之。皇天后土。
尚饗!

詹培興、詹欣明、詹明松、詹定如、詹永松、詹彪、詹啟達、詹庭芳、詹金海、詹秀珠、詹春梅、汪道松、李新民、張新蓮、余均女、汪曉梅、張梅芳、黃艷芳、江金蘭、戴耀美、李君女、胡圭秀、詹沛興、詹葉香、等25位詹氏宗親一同敬叩,歷時約20分鐘。

 

    隨後在巨豪董事長親自帶領下,由志工導覽到地下一樓參觀會議室,在說明整個大宗祠的結構樓板面積中,對於各項設施,都有詳盡的解釋跟說明,有關地下一樓會議室,將近200(600平米)的空間,做為會議聯誼之用,婺源詹氏宗親特別讚許如此好的會議環境,值得學習,尤其對於會議室後面牆上浮現神蹟(人頭像)大家嘖嘖稱奇!紛紛駐足圍觀,利用機會照相留影,這個空間平常在祭祖期間,一般除了用餐以外,就是做為召開會員大會聯誼交流之所,地下2樓文物展示空間,保存及收藏各式各樣的文物,更是吸引大家的地方,無論是過去老祖先所使用過的器皿,家具,文物,每位宗親都一一仔細的觀賞,也在今年四月甫落成的詹天佑紀念碑前合影留念,有不了解的地方,或是覺得好奇的物品!也不斷的提出問題質問,導覽志工都做詳細的解說,看到所有的人駐足在詹氏族譜的展示架前許久,似乎特別感興趣,仔細觀賞,針對大陸江西婺源詹氏大宗祠目前幾位志工,擔任有關詹氏統譜的編輯,正如火如荼地展開編輯校對,且即將完成,將來一定要跟台灣的族譜對接,希望(統譜)一套放在這裡,才顯得更有意義,他們對於宗祠內部的陳設一直讚不絕口,讚嘆不已,設備新穎、豐富,莊嚴又是現代化,一直流連忘返,久久不想離去。

     我們都知道這些文物都是有形及無形的資產,是無價之寶,這是大宗祠所保留的最有價值的文化財,特別是有很多寶貴文物是宗親們自動捐出來,許多東西背後孕育出非常美麗的故事,亟待我們好好的去發掘、傳承,並發揚光大,緬懷祖德,起迪後人,潛移默化來影響,在有生之年為感謝祖先恩澤、為世間做出有意義的事來,詹培興會長也號召大家明年一定要帶大陸宗親再來台灣參訪,好好品味一番,四月份參加靈惠廟落成慶典及敦仁公遶境遊行,文物參觀完後,所有人員回到一樓在小會議室與詹錫富老董事長閒話家常,討論這次來台的目地,安排行程,在討論明年度江西婺源大祭祖一事,培興會長特別邀請老董事長能夠組團到婺源參詣祭祖事宜,共沐祖恩,引起巨豪董事長關注,當場允諾明年將特別組團參與此盛會。

     在短暫的電腦簡報之後,由志工介紹台灣詹氏大宗祠歷年來祭祖的情況,用照片加以說明,落成啟用以來的演變過程、以及發展軌跡史料,之後大家輪流發表簡短的感想。

培興會長表示:婺源是江南詹氏重要發源地之一,環境優美,擁有旅遊、茶葉,最先進的科技,三種得天獨厚的條件,他代表著婺源地區三萬詹氏族人,向台灣詹氏宗親表達最衷心的感謝跟祝福,這次主要來台訪問,就是為了專程來台灣詹氏大宗祠參詣,其次是為了跟台灣詹氏宗親做交流,從來沒來過台灣,感覺很新鮮,此刻親眼目睹了台灣的文化與經濟繁榮發展,值得經驗學習與傳承,如何讓婺源蘆坑詹氏大宗祠周邊環境,軟硬體建設得更加美好,有待台灣詹氏宗親們協力指導,感受到台灣一切風土民情,跟大陸閩南地區一模一樣,呈現出同文同種的風貌,尤其是建築方面,更是非常相像,人文方面更是熱情有禮,他表示:有機會一定會常來台灣,一邊品嘗著台灣有名的水果,非常好吃,期間,婺源詹沛興、詹欣明、詹明松、詹彪、詹定如等贈送書畫作品給大宗祠留念,同時由詹定如將婺源詹氏宗親祭祖樂捐款14000多元(新臺幣)交予臺灣詹氏大宗祠~詹巨豪董事長,兩岸詹氏宗親沉浸在洋溢著血濃於水的氣氛中,互相勉勵,令人鼓舞至極,台灣詹氏大宗祠也回贈(一座水晶紀念品)給培興會長,以及每位婺源宗親,同源一脈(族刊)兩冊和臺灣名產(鳳梨酥)禮品一盒。

 

   最後大伙在宗祠的外圍階梯上取景照相,然後走路約(200公尺)來到靈惠廟工地,參觀正在興建中的工程,在巡視一週後,台灣詹姓宗親總會安排晚宴,晚上在新北市新莊區喜市多餐廳,由總會做東宴請江西詹氏宗親,台灣宗親由台北市與新北市30幾位理監事代表一起接待,由總會祕書長詹德義主持,一一介紹所有與會貴賓,臺灣詹氏宗親總會-詹仁道總會長(82歲),當晚,詹昭榜創會長專程由廈門飛回到臺北參加這次的餐會,另外有兩位副總會長-詹宏偉、詹金銘,詹秀蓉(國際書法名家),詹慶彬(台北市副理事長)、詹雙發(臺北市詹姓宗親會理事長), 詹福來(新北市詹姓宗親會理事長),詹永智(明年接任新北市理事長一職),詹正信校長,每位貴賓輪流上台發表感言,詹良龍、詹添發、詹俊銘,執行秘書-詹信東等30多位總會理監事代表,均一同參予了這場盛會。

    詹正信校長上臺介紹了兩岸詹氏目前交流狀況,臺灣每年都會組團來江西婺源祭祖尋根,他特別強調:婺源是世界公認~中國最美的鄉村,徽派建築有著山水畫般的江南美景,粉牆黛瓦,每一景一物如同清幽的淡墨素描,處處呈現天人合一的畫卷,更是吸引觀光客的地方。歷史上許多名人都出自這裡,南宋著名理學家朱熹就是婺源人。我們詹氏源遠流長,在1500年前我們的先祖黃隱公選擇了婺源這塊風水寶地,舉世聞名的中國鐵路之父詹天佑,就是出生在這裡,我們閩、粵地區詹氏均來自黃隱公血脈。這裡有剛完成的中華詹氏大宗祠及詹天佑紀念館,讓詹氏後人憑弔,整個婺源縣可說是跟我們詹氏息息相關,有機會一定要走一趟,才不枉此生。

 

   詹昭榜創會長致詞表示:婺源詹氏大宗祠當初興建時,工程費短少了200多萬(人民幣),當時由於詹秀蓉提供四幅墨寶義賣,總共募得所有款項,今天才能夠有婺源詹氏大宗祠的落成,這要歸功於書法家詹秀蓉的功勞。

        餐會開始由詹家美女_詹素月、帶領大家點唱卡拉ok安排了即興表演,首先合唱:我們都是一家人,揭開聯誼序幕,載歌載舞,(你的家鄉在婺源,我的家鄉在台灣,從前的時候是一家人,現在還是一家人,手牽著手,肩併著肩,輕輕的唱出我們的歌聲,團結起來,相親相愛,因為我們都是一家人,現在還是一家人,永遠還是一家人),酒酣耳熱催化下同文同宗一家人,臺灣、大陸心連心,一首接一首歌曲,高山青,融入在一片歡笑聲中。舉杯,互道恭喜,宴會極其熱鬧,掌聲、歌聲、笑聲交織一起,響徹雲霄,心潮澎湃,久久難忘,每位宗親輪流上臺獻唱並發表感想,婺源幾位詹家媳婦落落大方地走上舞臺,唱起了(綠島小夜曲,小城故事),讓整個氛圍掀起最高潮,詹培興會長表示;一路暢遊台灣,從南到北,從想往的阿里山、日月潭到故宮博物館,無論是人文風景均美不勝收,心情感到格外舒暢,這幾天老天爺特別給予面子,賞賜這麼好的天氣,非常感謝台灣宗親盛情款待,手足之情溢於言表,      當場代表婺源詹氏大宗祠邀請台灣詹氏宗親,明年五月十九日能夠組團到江西旅遊並參加三年一次的大祭祖,懷著「知祖恩、感祖恩、報祖恩」,追根溯源心情,一起共沐祖恩,詹仁道總會長也當場囑咐徳義秘書長交辦,明年台灣一定會組團過去婺源參詣祭祖事宜。

    詹培興會長代表婺源詹氏協會贈送錦旗,書法(同源一脈)墨寶作品給臺灣詹姓宗親總會,由昭榜會長與仁道總會長代表接受贈品,同時詹秀蓉書法家贈送紀念品給培興會長,詹昭榜也準備了一箱台灣高粱酒贈送給婺源詹氏協會。

      詹沛興委員表示:第一個印象看到台灣到處都非常乾淨,交通便利也很發達,很守秩序,無論走到哪裡都感受到親切有禮,很多的地方自然排隊,乘車排隊,開車排隊,互不爭道,處處洋溢著祥和有禮的感覺,詹欣明表示:台灣的城市高樓雖沒有比大陸繁華,但台灣的人情味,富而好禮,展現出獨特的人文素質,值得學習。餐會尾聲在依依不捨的離情下,台灣宗親一同在餐廳門口揮手送別江西詹氏一行離開,順利圓滿完成此次的交流任務。

有關報導,將以最快速連線分享~~

歡迎參閱詹氏相關網站~~facebookQQ空間~~

台灣詹氏網


詹姓宗親總會網路交流平台


詹姓宗親會部落格


中華詹氏網


facebook~詹氏園地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#!/




 

社團法人新北市詹姓宗親會~新北市訊~chan han報導


新北市訊~chan han報導

社團法人新北市詹姓宗親會10/14()在新莊市思源路88號喜市多餐廳,舉辦101年度九九重陽敬老活動,共有7480歲以上老人參加此次的活動,主持由詹福來理事長擔任­,司儀由詹德國、詹素月擔任。席開30桌,今天除了頒發敬老金外,主辦單位詹盛源總幹事也準備一盒大蛋糕慶生,同時也特別邀請幾位民意代表蒞臨一同祝壽,愛心捐助活動經費,每­個人不約而同的向前祝賀表達致賀之意 ,會場充滿溫馨﹑歷時四個小時,於下午2點活動圓滿結束。


新北市詹姓宗親會每次在前輩加持及鼓勵之下,所舉辦的活動一定都會非常樂鬧、溫馨,全體理監事也非常配合,在理事長詹福­來帶領下,紛紛動員起來、出錢出力,展現出團結就是力量、認同於新北市詹姓宗親會這個大家庭,這次的祝壽活動總共募款約30萬元,使得這次的敬老活動得以圓滿成功。



一大早在場的工作人員辛勞佈置下,張燈結綵,會場早已花團錦簇,看到這麼多的壽翁壽婆由子孫們攙扶著,神采依依的來到現場,參加的壽翁壽婆比去年更多,看到孫子們熱情的表演,除了感動還有激動,工作人員的用心讓他們更開心。由於大家都很熱愛這個團隊,理監事們出席率十分的踴躍,都主動擔任義工的行列,甚至擔任許多不同角色。



主持人詹素月安排了五位壽翁壽婆~分別是詹士魁、詹前琦、詹廖蔭、詹高月嬌、詹林麵輪流上台分享每位壽翁的養生健康之道,他們每位都老當益壯,大家侃侃而談,結論是:一、要常運動,二、早睡早起,三、不要吃太飽,四、生活起居要正常,五、多喝溫開水,六、定期健康檢查,七、心情放輕鬆。

詹素月順道說明養生健康三大法寶:長壽穴道按摩的方法,由詹俊永宗長上台示範解說,讓大家充分了解到穴道按摩的竅門,以及五臟六腑保養方法,也為新北市政府宣導老人福利政策,對於老人的照顧,政府有非常多的服務與補助,透過這次的機會說明,讓大家更了解,為了再溫習一下功課,透過有獎徵答方式(獎品200元紅包),使得活動更顯得有意義,所有的表演節目中,感受到溫馨又感性,每一項節目都是創舉~~每位宗親隨性的出場表演~和樂融融,節配合著豐富的菜餚,無論是視覺聽覺味覺都是精采的心靈饗宴。



聯誼活動主要詹家好子孫共同準備的各項節目表演,(表演者每位都是大公司老闆、企業董事長)由詹淑貞及詹添發、詹仁森,詹良龍、安排策劃,詹冬榮負責教舞,在節目中新北市所有理監事們各個使出渾身解數,放下身段,犧牲色相粉墨登場共同表演一場反串秀,由理事長親自帶隊從觀眾席中出場,一時間造成騷動,配合著音樂節奏及燈光效果,大家自動打起節拍,跟著舞動起來,非常的震撼,笑聲不斷,充分展現詹氏宗親子弟多才多藝的歌聲與舞技,儼然成了一場化妝舞會,達到自娛愉人的效果,其中主持人詹淑真要大家認人,最特別的算是副理事長詹德國,一時間大家找不到,他所扮演的一代妖姬,笑果十足,在理事長夫人跟秋冬,合唱一首十幾分鐘的(桃花過渡)中,分成兩段,詹淑貞穿插搞笑之中,讓整個活動氛圍hi到最高點,掀起了最高潮,掌聲不斷,笑聲也不斷,節目安排非常的精彩,希望透過真實的報導,最真實的影像記錄,串起所有的感動與讚嘆,讓您如臨現場,在秋高氣爽的季節裡,讓我們一起享受一場別開生面的心靈饗宴,尤其一位壽婆來自新店區85歲詹洪玉英(阿媽),好幾次主動上台配合伴舞,每當歌聲響起立即載歌載舞,不輸年輕人,大家均抱以熱烈的掌聲,在聯誼餐會中增添無比樂趣。

壓軸好戲就是表演時下最流行的騎馬舞(健康舞),音樂響起,大家熱情的跳起「騎馬舞」,無論男女老幼,一上台馬上動作一致的跟著音樂老師(宗嫂)揮動著雙手、扭著腰,擺出騎馬姿勢,做出甩鞭騎馬的動作,福來理事長賢伉儷也下海跟著跳,很意外的居然跳的是最夯的「江南style」,「可以說~跟得上時代的脈動」,孫子們問起騎馬舞時,阿公阿嬤們得意地說「我也會跳喔!」輕快的節奏,跟著騎馬的舞姿,大家跳起時下最夯的「騎馬舞」,驚豔全場,看到每位阿公阿嬤能夠展現年輕人的生命力。相信透過團體的遊戲及表演舞台,生活更加踏實,更有活力,整個精彩的演出,逗笑有趣,博得全場喝采



詹冬榮演唱一首(心頭肉)(樹欲靜而風不停 子欲孝而親不明)
船若要靠岸 著愛找燈塔
我若要出外尚煩惱 是媽媽
身軀這領衫 想你雙手一針一線
人生這條路
一步一步牽阮行 一年一年甲阮晟
我若嗽 你心痛 我若餓你不甘吃
我若哭 你的目屎著擦未乾
我若跌倒 親像針刺你心肝
我恨什麼命 我改什麼名
我怨什麼痛 擱卡痛嘛是伊
因為我是 你的心頭肉

歌詞曲意境讓所有人感動不已,阿公阿嬤的日文歌曲,每一首都很動聽,讓人如癡如醉呀,節目非常緊湊,沒有冷場,讓人目不暇給~主持人不斷找新的點子,只能說太豐富了~太了不起了。



在這裡感受到江山代有才人出,每年都有推陳出新,不斷的創新、改變、進步,確實新北市詹姓宗親會的用心跟有心,真正發揮了團隊整合的力量,樹立了宗親會社團的風範。真正感受到新北市的活力與用心,相信新北市將會一年比­一年進步,一年比一年更大場面,讓我們詹家能夠更有凝聚力,對社會產生良性影響,賦予高度的肯定與贊揚,期待新北市明天會更好。

常務理事詹永智表示:本來這次也考慮讓年輕人來發揮,目前也蘊釀出優秀的詹家第二代子弟將要組合一個青年團,各有來頭,絕對會更加精彩~早已蓄勢待發,下次將由他們來擔綱演出,展現才華,請大家拭目以待。

多位民意代表有立法委員林鴻池、吳秉叡、李鴻鈞,市議員王淑慧、周勝考、黃林玲玲、李翁月娥、區會長秘書謝清鎧代表出席,陸續到場致意,他們輪流上台致詞表示:肯定新北市詹姓宗親會今天所辦的活動,確實是有聲有色,無論是才藝表演精彩,尤其以敬老重陽為主軸,非常有義意跟價值,足勘做為社團模範,他們認為走過多少的團體,沒有像今天我們詹姓宗親會那麼的優質,那麼活躍,真正為社團做了正確的示範,無形中也成為社會中穩定的力量,值得鼓勵嘉獎。

據了解從過去以來,新北市詹姓宗親會每次召開理監事會議,都要按照議事規則進行,絕不馬虎,提案討論表決都按照程序進行,確實樹立社團應有的作為跟風範,也對於民主素養有著潛移默化之影響跟提升,可說是標準的社團經營模式,值得嘉獎,我們也知道在歷屆的理事長努力經營下,每一棒都是強棒,理監事們全力以赴,他們面對各種困難挑戰,都能夠一一克服,且和諧圓融來處理解決,無論是會務、業務的都有實質的進步,財務交接都非常清楚,可以說在所有全國各縣市宗親會中表現最為突出。

台北縣(已改名新北市)詹姓宗親會成立於民國66年,至今已有三十幾年了,創會長詹錦鐘(98年過往),歷經詹益堃宗長、詹明德宗長、詹裕仁宗長、詹聰明宗長、詹炳昆宗長、詹德義宗長,至今已有十屆,每年會員大會都定在三月份舉辦,每次出席率約七、八百人,五月份舉辦三八婦幼慶祝活動,八月份舉辦中秋聯誼活動,十月份舉辦九九重陽敬老活動,當中有百歲人瑞祝壽及敬老聯誼活動,每一次安排都有非常豐富的表演節目,穿插其中,讓整個會場感到多采多姿,在所有理監事等人的努力耕耘下,為了提高幹部參與會務,再增設各地區分會,以地方基層務實來經營,現有板橋分會、鶯歌分會、樹林分會、土城分會、新莊分會、三重分會、蘆洲分會、雙和分會、淡水分會,各分會的分會長有的由理監事兼任,不管是婚喪喜慶、重陽敬老、各分會的聯誼、以及自強旅遊的活動,都會抱以是自家人的心情,熱烈參與,攜 家帶眷共同分享詹姓家族的溫馨與魅力,如同一家人,手牽著手、肩並著肩、團結在一起。新北市詹姓宗親會期盼在會務上能持續成長,賦予新的活力,並協助中華民國詹姓宗親總會及全國各縣市宗親會一起成長,讓詹氏宗親舉世傲人!詹姓族人榮耀於全世界!光宗耀祖!彼此共同支持與努力,永續經營,薪火相傳。為下一代留下難得的歷史見證!